5200小说网

2. 新闻事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www.5200xsw.cc

【】第一时间更新《新闻事业管理》最新章节。

第三节新闻业经济的发展背景及有关政策

(一)新闻业经济的现代化大经济背景

1.现代社会的大经济,大经济的系统化、信息化、科学化现代社会的大经济的特征首先在于,它是系统化的经济。

恩曾经指出,从黑格尔以来,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深入人心: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在这里,“集合体”就是系统,“过程”就是系统中各个组织部分的相互作用和整体的发展变化。系统化的经济,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下面一些过程的复合体:市场调研-一预测规划一科学研

究一-技术开发--产品研究工厂生产储存运输一流通销售--市场服务(包括技术服务)。这一复合体是一个从市场到市场的经济循环圈。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都要经历这一系列过程,新闻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不例外。

现代社会的大经济的特征又在于,它是信息化的经济。

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正是经济信息化的重要表现。商品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大经济信息化的另一重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不仅决定于其内含的物质和能量,而且更决定于其内含的信息。商品的流通量也不仅决定于运输线和销售点方面的条件,而且更决定于流通信息(推销、广告、服务、信誉等等)方面的条件。伴随着商品的信息化,市场也在走向信息化。市场行为是货币持有者与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买卖行为。在信息化的市场中,买方不是通过对商品的直接了解,而是通过对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的充分收集和分析来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卖方也不必直接收受货币,而只需办理账面上的有关手续(实际上是把货币当作关于支付能力的信息加以处理)即可实现出售目的。新闻单位是一个新闻企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因此就自然地能掌握商品信息化和市场信息化的有关规律;新闻单位必须学会运用商品信息化和市场信息化的有关规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般来说,当然应具有强烈的新闻信息意识;而作为一个新闻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者,还更要具有强烈的商品信息意识和市场信息意识。

现代社会大经济的特征还在于,它是科学化的经济。

科学技术是最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把生产力的要素表达为以下公式: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x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素渗透在其他生产力要素之中,并使这些要素的作用得到往往是成倍数的扩大。从20世纪初以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0%到80%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新闻单位不但要在新闻产品生产技术上重视进行改造,注意运用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而且要在自己从事的多种经营项目上重视技术改造,注意运用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实践证明,把这两方面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实行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

2.知识经济与新闻业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ed

fconomy)。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关于《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予以上述定义。该报告指出,oecd成员国的经济有50%以上是直接以知识为基础的。

知识经济重视发挥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毫无疑问,信息产业将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以传播新闻信息与商品服务(广告)信息为使命的新闻业,无疑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早在1962年,即在美国蓝领工人数字超过白领工人后的六年,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在《知识产业》一书所提出的“知识产业”的内涵已大致类似于今天的所谓“信息产业”或“知识经济”,它把大众媒介作为信息增值机构归并其中。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新闻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空前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从市场需求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必然对信息交流的力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知识经济必然会给新闻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服务范围更为广泛,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此外,作为一种信息服务产业,新闻业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形成互动。飞速进步的信息技术使新闻媒体采集、加工、传递包括新闻在内的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手段更为多样,传播新闻等信息更为快捷、及时、准确,传播过程的信息损耗进一步减少,新闻业的双重出售功能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发挥。新闻业传播效能的增强,又有力地推动了知识和信息的流通,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新闻业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1)信息化将重新定义新闻业经济的内涵。当前的新闻业经济一般认为包含广告、发行、收听收视费,这是主业经济,此外,还有非主业经济。就主业经济来说,事实上,只有广告才是新闻业经济的支柱。因此,多年来,新闻媒体出售广告时间或空间的容量和价格成为检验经营效益的重要尺度。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向目标受众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是新闻业经营的根本出路之所在,信息服务获取的收入在新闻业经济中将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匮乏问题已不复存在,信息服务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如何选择信息、检索信息,提供关于信息的信息服务将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行当。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新闻业面临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挑战。

(2)以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因特网,无疑是知识经济兴起的重要标志。因特网使读者不必借助电视和报刊就能看到新闻信息或商品和服务广告,并且可以直接通过因特网购买商品或服务。传统新闻业经济所赖以生存的读者资源与广告资源在因特网时代将日益萎缩,而且这一势头将随时间的演进有增无减。这是传统新闻业面临的又一挑战。

(3)全球化将导致世界范围内媒介市场竞争的“马太效应”。全球化以信息化与网络化为前提,是信息化与网络化对全球经济实行整合的结果。全球化时代的经营理念是集约化、集团化经营和跨国经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把整个世界当作它们的工作场所和市场。全球化的力量正推动大公司合并成更大的公司,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媒介市场国际化成为一股不可逆阻的潮流。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媒介市场的潜力极为巨大,国际上的大资本、大媒体一直虎视眈眈。整合现有媒介资源、组建新闻集团、是保住和扩大我们的传播领地,增强在世界媒介市场竞争能力的出路所在。但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从1996年组建第一家新闻集团(报业集团)到目前只有4年时间,与世界上第一家新闻集团一-美国斯克里普斯-麦克雷报团(1889年组建)相比,已滞后100多年。处于世界范围内强势媒体包围之中的中国媒体,在知识经济时代将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

(二)新闻业经济的信息经济背景

1、信息经济的结构

在研究国民经济结构时,通常按产业形成的时间顺序,将它们划分为三大门类:第一产业满足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以农业为主,包括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满足人类进一步的需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服务,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流通部门指交通、邮电、商业、饮食、供销、仓储等行业。服务部门又分为三类: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与技术服务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与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科研、卫生、体育、社会服务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信息价值观的确立,信息生产、流通和利用的发展,上述各产业中与信息有关的部门、行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经济学家把它们单独划分出来,作为国民经济结构体系中的第四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对第四产业进行了系统研究。1977年,他出版了《信息经济》的专著。这部专著方法先进、观点新颖,提出了划分第一次信息部门与第二次信息部门的崭新构思,开辟了信息经济分析的新阶段。为了准确把握新闻业在信息产业结构中的定位,从而使发展多种经营、壮大新闻业经济的有关决策立足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下面根据波拉特的经典理论,对新闻业的信息经济背景加以说明。

信息经济划分为第一次信息部门与第二次信息部门(也可译为原级信息部门与次级信息部门)。第一次信息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着五个方面的信息经济职能,由八大主要产业分担:

第一个方面的信息经济职能是向信息市场提供信息产品。这一职能由下面两个产业分担:

(1)知识生产与开发产业

包括从事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从事各种信息服务的法律、建筑、会计等类事务所,各种咨询机构等等。

(2)信息流动与传播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救命!离婚后豪门大佬缠欢上瘾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综]靠轮回惩罚我变强了 灵脉尽毁后她苟了,大佬们却杀疯了 猎人同人之开局带大黑猫的球跑了 酒酽春浓 我给穿越前辈们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