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第145章 稳扎稳打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www.5200xsw.cc

四月十五,井陉城将军府。

“义军人马之雄壮,乃是吾生平仅见。”

头顶小冠,身穿交领直裾的李楷边捋胡子边称赞道。

这是位四五十之间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礼仪性的笑容,眼神却显得冷淡无求。

在他下首的案几后,跪坐着他的两个儿子。

大将军李昊跪坐于主案后,他的屁股下有个托屁股的小马扎,特地从乐平县赶过来的李矩则在来客对面。

“既然老兄准备迁两个儿子过来,那就分做两房。我命人在将军府的黄籍上登册为两大户。”

黄籍便是晋朝的户籍册,因书写在黄纸上而得名。

义军沿用了黄纸登记民户、丁口的做法,并将小户、大户分开做区分。

小户便是拥地百亩之下的普通民户,抛开每年的田赋外,小户年满十六岁、不足六十的丁口都需要每年服劳役一个月。

大户便是拥地百亩之上的半自耕农、小地主。

义军如今的大户主要是各级军官,各县府的民政官。

李大将军原先承诺过允许李楷这些大户置地不超过一千亩,为了进一步拉拢士族,他准备允许大族分房另起祠堂。

也曾在洛阳城常年为官,李楷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分开之后,他的两个儿子就能各自购置一千亩田产,虽说没了私户,但义军是准许大户们佃农耕种的。

“谢过将军好意。却不知佃农耕种的话,这田租可有限额?”

有些士族的私户是佃户,有些则是胡奴。李楷家的胡奴不多,没有了私户,便需要从正户里找佃农。

“以四成五分为上限。”

三月份给义军将士分地前后,将军府就已经定下了佃户田租的上限。

这个数额是李昊与俊李矩、投降的乐平县长孙彬等人商议后敲定的。

魏晋屯田的地租是官五民五,若是官府出牛,则变为官六民四。

义军要招揽到各地贫民百姓,自然要降下地租,因此设定了四成五分的上限。

当然,地租其实是靠佃农、地主双方来决定的,李大将军敢定四成五分是因为义军没收了大量的大族田产,除去分给四五千名义军将士的近十四万亩地外,尚有七八万亩以官田的形式租给佃户们耕种。

义军将士里又分为守兵和战兵,守兵不参与跨县调动,能抽空做到耕地,战兵则由将军府统一给粮、盐、布等用度,其田产大多也佃出去了。

这两大部分田地自然按四成五分收田租,由此让义军地盘上的田租降到了五成以下。

李楷继续摸着胡子,“若我儿应将军府的征辟,或带私兵助战,可有田赋减免?”

他当官时官府免赋四十顷,虽然他没这么多地,但享受惯了晋廷对士族的优待。

“有,带私兵助战可免劳役,当义军的官按品级授田。”

李大将军先申明了自己对大户的优待,然后又抛给李楷这家一根橄榄枝,“义军暂缺监督工匠修缮、营造铁甲、军械的虞衡司郎中一名,催督各地劳役、修建城池河道等的营缮司郎中一名,就由李辑、李晃二人充任。”

这些高门士族都有门客、帮闲之类的随从,士族子弟主要由随从、幕僚们帮着拿主意,丢到哪里当官都行。

上限可能不高,但总比目前义军自己挑出来的管事之人强。

如李廉这种军户出身之人,就不能放在煤矿监督上,李大将军准备让他分领骑兵,去南边赵国劫掠当地士族人口、存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神级抠抠 赏金学园 袖手策江山 如影谁行 仙本痴情 盗墓:悟性逆天,开局研究小哥 穿越四十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