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第47章 齐侯问策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5200xsw.cc

内忧之事,少年的建议和晏相的谋划大差不差,只是多了个拉拢鲍氏而已,齐侯吕杵臼多少也能明白少年的用心。他最好奇的还是是设置五都之事,这个才是重头戏。

夏谕随即为齐侯解惑:“欲设五都,需先灭莱夷余孽与莒国,解决东、南边患,之后建都改制,整合国力,待五都俱全,五年可却吴楚,十年磨齐剑便足以争锋于晋,再兴桓公霸业。”

“何为五都?五都者,囤粮备甲、正军护民,齐国四境之剑盾也!”

“高唐本为齐国大邑,与晋隔河相望,有控扼河济,屏庇西北,防御晋国之能,宜设为北都。”

“齐鲁卫三国交界之处,邻近大泽,水路纵横,四通八达,险要之地,在此新建一大邑,奉先君宗庙,以为西都。西都者,齐国西南锁钥也,进可拓地于曹、卫,退可保境安民。”

“此二都者,其责在守土御晋,安定西北,建都之时,望齐侯慎之再慎。”

“东都者,必建于胶莱河之濒,齐侯可先扫平莱夷余孽,使齐国疆域直抵东海。再以东都整合胶莱之利,反补临淄,此齐国百年大业也。”

“建南都,必先灭莒国。莒国本是东夷人建国,常常侵扰泗上。平灭夷狄,开拓中夏乃是顺天应命之事,齐侯作为东部方伯,联合泗上诸侯共讨恶莒,名正言顺,诸侯从者众矣,可轻灭莒国。”

“莒国都城位于沂山与五莲山之间,齐侯若灭莒需抢占此地。以此为南都,屯兵备甲,沂沭河谷便尽在齐国掌控之下,进可南拓淮北诸夷,退可凭依两山之险,将北上的吴楚之师拒之门外。”

“最后一都,想必齐侯已经知晓。”夏谕含笑着看向齐侯,他觉得自己说了这么多,姓姜的就是再傻,也该明白最后一都该设在哪了。

果不其然,齐侯自信一笑:“中都临淄。”

“齐侯英睿,中都临淄何解?”谋士献策不能自己一个在那阿巴阿巴,一定要让领导、君主有参与感和成就感。不要以为上位者不屑于合情合理的装个小13,孔圣人都喜欢人前显圣,更不要说凡人了,再说上面爽了还能亏待了你?夏谕深知其中五味,果断把最容易的最后一都设想交给齐侯补齐。

齐侯思虑片刻,分析道:“按先生的构想,中都地方必是四通八达之地,有连接四都,四方支援之能。临淄本为齐都,四周都是平原,道路众多,城中兵马粮草冠绝天下,又位于四都之中,为中都再合适不过。”

夏谕没说话,只是微微侧身给齐侯倒上一杯茶汤,而后举杯相敬:“以茶代酒,敬齐侯一爵。”

齐侯吕杵臼先是一愣,见少年举杯笑的温和,他明白自己说对了,不由得心中一阵舒爽。

寡人真是个小机灵鬼。

“先生请。”吕杵臼淡淡一笑,面容郑重,亦是举杯相敬。

半杯茶下肚,两人再次相视一笑。

夏谕又道:“五都若成,不出十年,齐国便能称霸于列国。”

脑海中将五都的位置与齐国境内的山川地理结合,北都高唐是田氏的根基所在,国高的领地也距莱、莒甚远,东、南两“都”他完全可以自己掌控……齐侯吕杵臼眼睛越来越亮。先盟鲁,再联合泗上诸侯吞灭莱莒,之后建五都加强对四境的控制,待齐剑大成,南却吴楚,会盟诸侯,他有生之年似乎可以恢复桓公的霸业?

“寡人庸碌半生,虽有贤臣相辅,奈何国中纷乱,霸业难成。今得先生之言,使寡人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见齐侯叹服不止,夏谕心中不置可否。

设立五都是战国初年田齐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当时三晋大行郡县,革新改制,齐国也搞了个另类的郡县制——五都制度。

大邑供奉国君宗庙便是都,齐国的五都将国家分为五个行政单位。临淄是是真正的都城,其余四都类似于宋朝时期辽国的五京,可看作是地方省会和军事重镇的结合体。

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不克。之后田单能带领齐人恢复齐国、驱逐燕军,凭借的可不是区区两座城池,而是莒、即墨两个“省会”重镇!其中囤积了大量物资、军队还有周围部分附属城邑的支持,这股力量可不弱。

夏谕给齐侯献策,开疆拓土建立五都只能算拾人牙慧,不过把田齐的制度搬到姜齐想想就有意思。

再者……不变法改制,这最多只能算是个弱化版另类郡县制。不过,这一制度绝对比现在各国的封君采邑制度先进。

齐侯吕杵臼再次问道:“先生所说的盟泗上南御吴的意思是?”

“齐侯不是已经在做了吗?”

“汶阳盟鲁之事?”

夏谕点点头:“然也。”

“泗上诸国除鲁宋卫之外,国弱民少,地方狭小,向来依附霸主以求庇护。安定时依附晋、鲁,吴兵至,晋人漠视诸国则附吴,若齐侯出兵则弃吴附齐,不足虑也。”

“卫国在晋国之侧,无万全准备不可轻动,齐侯当从长计议。剩下的宋、鲁便是齐侯南却吴国、一匡天下的关键。吴人日后北上,宋国首当其冲。我料宋吴交战之时,晋国的态度必是沉默,届时齐侯当如何做?”

齐侯略作思量,随即正色道:“请先生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争霸:我是小兵我怕谁! 终极雇佣兵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王妃在上 三国之锦帆崛起 太古第一仙 南明国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