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065,诸葛亮征伐南中的隐秘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www.5200xsw.cc

马忠点点头:“思远所言不差,只是这南中豪帅们实力盘根错节,且那些蛮人多有依附,恐一动而牵全身,届时若是南中不稳,恐于北伐大业不利啊。”

诸葛瞻摇摇头:“都督此言差矣。”

“我大汉如今只有一州之地,北伐欲要成功,必须集合全州之力,上下同心,才有成功的希望。”

“南中之地广大,汉蛮杂居,人口极多,乃是我大汉补充兵源的上佳之选。”

“都督也知道,我大汉如今兵力不足,除了钱粮之外,便是这兵源不足的原因。”

“另外,南中地区有储量相当大的铁矿和铜矿,所以,彻底掌控南中势在必行。”

诸葛中当然不会忘了,在云南东川和昭通这里有一个大铜矿。

要知道,在清代的时候,滇铜年产一千余万斤﹐产量盛时约占全国铜产量的95%以上。

实际上云南地区有铜矿在《汉书·地理志》上就有记载。

马忠自然知道这个事情,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就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郡治云南县,辖云南(今祥云、弥渡)、蜻蛉(今永仁及大姚北部)、弄栋(今大姚南部及姚安)、姑复(今华坪)、遂久(今永胜、丽江)、邪龙(今巍山、漾濞、南涧)、叶榆(今大理、剑川、洱源、鹤庆)7县,隶属庲降都督府地。

实际上,蜀汉朝廷最重要的经济来源,除了蜀锦以及现在诸葛瞻开发出来的马钧纸以外,就是用南中的铜矿铸币了。

甚至于,蜀锦和马钧纸在整个蜀汉朝廷之中占比都是较小的,完全比不上南中铜矿铸币。

后世的考古中,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蜀国和吴国没有发现过魏国的钱,在蜀国没有发现过吴国的钱。但在魏吴两国都大量发现蜀国的钱。

这等于说,蜀国的市场上没有魏和吴的货币,而蜀国的货币却在魏和吴的市场上流通,也就说明魏国和吴国认可蜀国的货币,说明蜀国货币属于硬通货。

这就完全得益于南中铜矿铸币了。

当年,诸葛亮之所以征伐南中,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得到南中的铜矿。

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情况?

关羽丢了荆州,孟达带走东三郡,精锐损失殆尽,加上猇亭之败,刘备留给诸葛亮的蜀汉千疮百孔。

正如诸葛亮所说,益州疲弊,存亡之秋也。

那么最快的恢复国家实力的方式是什么,诸葛亮选择了南中的铜矿。

因为铜矿可以铸币,这样就会获得大量的金钱。

有了钱才好办事,所以这才能出现“田畴辟,仓库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大好局面。

不然,纵然诸葛亮有千万般能耐,没有钱也是白扯。

所谓庲降都督很大一个作用,就是采集南中铜矿,为蜀汉朝廷输血。

无疑,铸币业在蜀汉经济体系中是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的。

以蜀锦出口和盐铁之利作为支持国家战争和日常运转主要收入的蜀汉经济,也无疑可用战争驱动下的国家商业经济模式来描述。

这种方式在汉武帝为抗击匈奴筹集资金时,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取得了良好效果,直到昭帝时期盐铁会议之后,才慢慢松动。

蜀汉面临着国小民稀而又需与魏吴抗衡的形势,照搬过来运用也是合宜的。

所以,南中是蜀汉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对整个蜀汉的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

彻底的开发南中,将南中之地化为朝廷所用,能够极大地增强蜀汉的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江山豪气 废世子的狂宠:嫡女医仙 秦时乱 王爷,将军又来提亲啦 三国之武林群侠传 随身万能卡:王爷,种田去! 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