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第二百三十三章:空间引力场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5200xsw.cc

“这不可能吧?地球周围的空间没这种发现?”

“所长,您还记不记的前几年在乐里天文台的发现?”

“你是说那颗脉冲星?”

停!

张明阳又暂停,又在网上查找脉冲星。

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

脉冲星,又称波霎,是中子星的一种,能够周期性发射脉冲信号,直径大多为10千米左右,自转极快。

正如地球有磁场一样,恒星也有磁场;也正如地球在自转一样,恒星也都在自转着;还跟地球一样,恒星的磁场方向不一定跟自转轴在同一直线上。

这样,每当恒星自转一周,它的磁场就会在空间划一个圆,而且可能扫过地球一次。那么岂不是所有恒星都能发脉冲了?其实不然,要发出像脉冲星那样的射电信号,需要很强的磁场。而只有体积越小、质量越大的恒星,它的磁场才越强。而中子星正是这样高密度的恒星。

另一方面,当恒星体积越小、质量越小,它的自转周期就越短。我们很熟悉的地球自转一周要二十四小时。而脉冲星的自转周期竟然小到0.0014秒!要达到这个速度,连白矮星都不行。这同样说明,只有高速旋转的中子星,才可能扮演脉冲星的角色。

看到这,张明阳想到了原子,原子的质量就非常的大,而且它也再不断发射脉冲信号。

继续往下看,脉冲星有个奇异的特性——短而稳定的脉冲周期。所谓脉冲就是像人的脉搏一样,一下一下出现短促的无线电讯号。

脉冲星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子星都是脉冲星。因为当中子星的辐射束不扫过地球时,我们就接收不到脉冲信号,此时中子星就不表现为脉冲星了。

继续播放视频。

“所长,你还记不记得那颗脉冲星的特点?”

“我记得,说起来也挺奇怪的,绝大多数脉冲星都是中子星,而中子星是要经历过超新星爆炸的,可那颗中子星竟然发存在崩塌前的内核!”

停!

一听到超新星,张明阳又想起了原子的核心,里面不就是一颗爆炸的超新星。

想到这,张明阳搜着中子星,在了解一下。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

绝大多数的脉冲星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是脉冲星,有脉冲才算是脉冲星。

中子星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相当于每立方厘米重1亿吨以上。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万亿倍。对比起白矮星的几十吨/立方厘米,后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如果把地球压缩成这样,地球的直径将只有22米!事实上,中子星的密度是如此之大,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同白矮星一样,中子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它也是在老年恒星的中心形成的。只不过能够形成中子星的恒星,其质量更大罢了。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当老年恒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约8~2、30倍时,它就有可能最后变为一颗中子星,而质量小于8个太阳的恒星往往只能变化为一颗白矮星。但是,中子星与白矮星的区别,不只是生成它们的恒星质量不同。它们的物质存在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在形成的过程方面,中子星同白矮星是非常类似的。当恒星外壳向外膨胀时,它的核受反作用力而收缩。核在巨大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最后形成一颗中子星内核。而整个恒星将以一次极为壮观的爆炸来了结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天文学中著名的“超新星爆发”。

继续播放视频。

“所长,这也是我的疑问,同时,我也有一个想法,您说那颗中子星会不会只有外部出现了引力崩塌?”

停!”

张明阳又摁下暂停,这一连出现的专业词汇,不得不让他继续查找。

引力坍缩是天体物理学上恒星或星际物质在自身物质的引力作用下向内塌陷的过程,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恒星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压力以平衡自身的引力,从而无法继续维持原有的流体静力学平衡,引力使恒星物质彼此拉近而产生坍缩。

恒星核心区经过氧燃烧的核反应阶段之后,如果质量大于钱德拉塞卡极限,并且由铁族核素构成时,它的等效多方指数γ接近临界值4/3。这时恒星中心温度约为6x109K,它将发生引力坍缩过程。在这个阶段,恒星中心温度很高,各类中微子产生过程都会引起中微子将中心部分的能量迅速带走,使恒星核心区很快冷却,以致辐射压力不足以抵御自引力的作用,从而形成引力坍缩。

恒星形成于星际间尘埃和气体构成的巨型星云,这些星云中的粒子通常状态下以高速随机运动,彼此间的引力不足以将它们压缩到一起。但当外界条件允许时,这些星云被足够强的压力压缩以至于引力能够克服这些粒子的运动使它们彼此靠拢。于是星云开始引力坍缩的过程,并且其速度越来越快,由于角动量守恒的制约最终从原先庞大的星云中分离出许多小的但更致密的星云,这一过程也经常称作引力凝聚。

这些星云继续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发生坍缩,同时坍缩的能量不断转化成星云的内能,在星云内部产生向外的辐射压,这个辐射压能够通过平衡向内的引力逐渐减缓并最终停止引力坍缩。当辐射压与引力彼此平衡时,星云坍缩为一个具有一定密度的球体,这被称作原恒星。原恒星的周围仍然充斥着厚重的星际气体和尘埃。

一个约大于1/10倍太阳质量的原恒星能够具有足够高的温度和密度发生氢核聚变,从而能够演化为主序星,在主序星阶段提供恒星辐射压的主要来源就是这种氢核聚变。而小于这一质量的原恒星只能形成褐矮星或次恒星天体,它们不能进行氢核聚变,但有些可以进行氘核聚变;更小的原恒星只有成为行星的可能,正如太阳系中的大行星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十四年惊魂手录 我在仙界有套房 古淮驱魔录 乱世女诸侯 全职法师:我能把你控到死 我在阳间卖冥币 君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