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对称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原理、方法与逻辑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www.5200xsw.cc

陈世清著

真是真理,善是合理,美是崇高: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人类经济活动是真善美的统一;对称经济学是对经济现实和真、善、美的反思。

哲学不是抽象的代名词,而是智慧的代名词。思想家高于科学家。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建构任何一门科学的方法都必须具备形而上学的功能。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同时运用理性的方法与非理性的方法。同时运用理性的方法与非理性的方法就是对称的方法。哲学指导与推动科学的发展,是几千年文明史所证明了的,经济学不会例外。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真谛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作者名言:经济学家首先是思想家。能成为哲学家不一定能成为经济学家,不能成为哲学家则肯定不能成为经济学家

对称哲学真正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本体论、历史观、认识论、逻辑学的统一。对称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逻辑、逻辑发展的哲学,是和谐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宏观和微观的对称,法制与民主的对称,计划与自由的对称,公平与效率的对称,有序与无序的对称,理想与现实的对称,就是对称经济学中的美学原理。

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关系也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一般经济学的范式就是对称的经济学范式。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用历时性的方法化解不同范式的经济学之间的矛盾,可以发现,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同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阶段、特定阶级的利益之间是对称的。

自从量子力学产生以后,想离开不确定性来研究确定性,用线性思维方式来追求所谓“硬科学”,无异于拔着头发离开地球。不要讲经济学,就是物理学也不可能成为这样的“硬科学”。

形而上学的真谛在于主观对客观的意向性、主体对客体的指向性、思辨与实证的同一性、内在对外在的超越性。科学的形而上学真谛在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真谛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实证与规范的统一。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建构任何一门科学的方法都必须具备形而上学的功能。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同时运用理性的方法与非理性的方法。同时运用理性的方法与非理性的方法就是对称的方法。

陈世清同志携其新作《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一书的打印稿,邀我写序。乍一看,我对书名颇感奇怪,看了导论,才知作者所说的不是与辩证法对立的形而上学,而是与实证科学不同的形而上学,也就是本体论。我写过几篇关于本体论的文章,但对经济学完全是外行,对此书只好作些空乏之谈。

现代的科学研究主要采取分科研究的方式,这无疑是完全必要的。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与繁荣,分科研究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虽不乏分科研究的成果,但分科研究一直没有形成制度,这不能不限制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分科研究是在废除科举,兴办学校之后才逐渐形成为制度的,这对于我国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分科研究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尽管分科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和问题,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大的批评,甚至有人宣布分科研究已经走到尽头,综合研究时代已经到来,分科研究即将被综合研究所取代。这实际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技术愈发达,分科愈细,内容愈繁多与复杂,以一人的聪明与寿命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学科门类,而只能成为一门或少数几门的专家。但分科研究也不能走向极端,走向否定综合或综合研究的极端。实际上,在分科研究盛行的今天,一直存在着综合或综合研究。把许许多多规模较小的工程组织、整合成一个巨大的复杂工程就是一种综合工作;科学研究中的分析工作离不开综合工作,一个新的理论的提出也就是综合,学科中的交叉学科就是综合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综合性是其基本性质之一。

哲学在古代曾经是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随着分科研究的发展,一门门学科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从哲学中分化出去,这样,哲学研究的领域似乎就一天天缩小了。有人预言,长此以往,哲学将归于消逝。实际上哲学研究的领域并没有缩小,而是一天天明确起来了,因为分科研究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哲学不应是知识的总汇,不应是百科全书,不应是一切学科的总和,而应是一切学科的总结和概括,是对世界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研究。哲学是世界观,即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知识的总和,无疑是一种综合,作为总和的哲学消逝了,代之而起的作为总结和概括的哲学仍然是一种综合,而且是更高的综合。不仅如此,每一门科学中,综合也是不可须臾分离的,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需要综合。说到底,综合与分析是相互依存的,它们没有单独存在的时候,只是有时有地位上的差别而已。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理论界兴起了一种综合研究的领域,那就是应用哲学的研究。这里所说的“应用哲学”不是指研究哲学应用的理论,而是指把哲学(世界观)应用于各门科学而形成的部门哲学或分支哲学,即哲学与科学的交叉研究或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除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外还有几门部门哲学,如自然辩证法(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传统哲学亦然,除本体论外,还有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近年来出现的部门哲学甚多,有数学哲学、物理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陈世清同志的《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经济哲学,也属于部门哲学的范畴。

在分科研究盛行的今天,这种综合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陈世清同志的探索是有益的。按照一般的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或曰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是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规律,是推动一切运动、变化、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为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本书作者认为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的原理不能成立,统一才是绝对的,斗争只是相对的。因此,作者不使用矛盾概念,而采用了对称概念来概括这种无所不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关于斗争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统一究竟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已争论多年,本书无意进一步展开争论,本书的特点是详细探索对称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表现。这种探索无疑是可取的。这种探索一方面使哲学的内容更加充实、丰满,另一方面使经济学原理更好理解、更便于运用。据我所知,关于经济学与哲学的这种跨学科综合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这种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无疑会推动经济学和哲学的发展。

黄枬森(手签名)

黄枬森,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

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能否做到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学范式的不同层次、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关系也是经济领域的本质。人类经济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过程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其中,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是基本的对称关系,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经营和经济活动中的其它一切对称关系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一般经济学的范式就是对称的经济学范式。对称的经济学范式是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对称的经济学范式。对称经济学范式是相对称的双向运动:自上而下:用哲学提升经济学、用经济学提升管理学、用管理学提升工程学;自下而上:用工程学整合管理学、用管理学整合经济学、用经济学整合哲学。即用规范性提升实证性,用实证性整合规范性。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以经济学为核心和框架的整体学科。通过这双向运动,形成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经济学范式。

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有三层含义:一是正确的认识,二是合理的解释,三是积极的引导。

正确的认识:是什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积极的引导:怎么样。所谓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就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为什么,在为什么的基础上怎么样,在怎么样的指导下,去进一步认识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从而指导实践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发展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所谓人类一般经济学,是用对称的方法、五度空间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对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与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作逻辑的、历史的、现实的分析,从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思维方式看来,只有纯客观的才是实证的。在量子力学的科学观看来,主客体不可分,实证在于主客体的统一。实践标准是事实标准、价值标准、逻辑标准的统一。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思维方式看来,经济学的客观性与主体性是对立的;在量子力学层面的思维方式看来,经济学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内在一致的。

在牛顿力学层面的思维方式看来,作为经济学出发点的公理、定理应该是抽象的;在量子力学层面的思维方式看来,作为经济学出发点的公理、定理应该是具体的。把脱离具体的、还原论意义上的抽象的公理、定理作为经济学的出发点,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是对立的。以具体的公理、定理作为经济学的出发点,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是统一的。

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才能扬弃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对立。

《对称经济学丛书》由《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对称经济学》、《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对称的中国经济》、《世界经济解释与重建》、《经济学的经济学原理》6本书组成。这6本书涵盖了对称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实践依据及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系统三国 特种兵之利剑纵横 透视神眼 英雄集结吕布重生 抗战之无赖英雄 雪域格桑 随身万能卡:王爷,种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