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第61回 进驻江北芈桓论战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www.5200xsw.cc

且说芈桓领一军三千人,进驻江北水寨,黄权热情接入。

蜀军北大营,是晚。

芈桓正与黄权在帐中议事。黄权早已得到了北魏与东吴最新动向的谍报。正自拿不定主意,故而请芈桓过来商议协防之事。

北营中军大帐即设在水军营寨旁侧,依水而建。这样一来,不管是登陆作战,或者是下江水战,其行动的路径都是最近的,布局结构科学而合理。黄权不愧为深谙此道的名将,看了江北的军容军貌,防务格局,芈桓心中暗自佩服。

大帐之中,陈设简单,内侧有用布帘隔开了,其中设置了一方床榻,黄权经常工作至深夜,便在此处休息。

一盏油灯下,芈桓与黄权正对着几案之上的地图,相对席地而坐。

沉默有顷,芈桓进言道:“朱然自上次水寨被劫之后,并无举动。江南战场连日来,轮番恶战。而反观水寨的悄无声息,似乎很不寻常,宜早做准备。”

黄权摸着下巴上的一缕长须,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亦在思虑此事。上次突袭吴军水寨,乃是依靠奇谋,实属侥幸,彼军水师训练有素,接战于大江之上,我军虽占据上流优势,然未必能再度获胜。子轩有何良策?”

芈桓思索了一下道:“吴军水师在士兵训练,以及战船规模上皆优于我军,如此敌强我弱,我方除了加紧操练水军,还得靠装备获胜。”

“装备?”黄权瞪大眼睛看着芈桓不解的问道。

吴军战船数量和质量都明明高于蜀军,靠装备获胜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短期内建造大量舰船吗?这显然不现实,黄权一时猜不透芈桓的意思,故而惊奇。

芈桓从袖中拿出一张图纸,指着上面的图样说道:“我军楼船具装备此物,则可以一当十,无往不胜。”

东汉自蔡伦改良造纸术之后,纸张已经非常便宜了,但是质量不好,容易破损,故而当时的人们并不常用纸。只是军旅之中,昂贵的绢帛是极为稀有的,急切找不着,而竹简不便于绘图,所以芈桓临时使用纸张绘制。

黄权狐疑的看了看芈桓,然后将视线移动到图纸上面,认真看起来。

只见图纸画面主体为两根粗壮木杆,一根直立,另一根底部与竖立的木杆相接,成约30度倾斜,二者呈一个斗大的V字形结构。倾斜的木杆顶部,有一个膨胀的形似大锤一般的结构。大锤下部用粗绳牵引,粗绳绕过竖直木杆顶端,经过一个定轮滑结构,最终固定于竖直木杆后侧,在此处两边各设计了一个拽拉绳索的滚轮。

黄权观看了半晌,以他的聪明才智,已然明白了八九分。

“此谓何物?”黄权仍然带着疑惑问道。

“此乃拍杆。”芈桓答道。

拍杆使用杠杆与定滑轮原理,利用斜杆末端膨胀的重物落下,转换重力势能为动能,击打敌方舰船。

此技术约成型于南北朝时期,后来普遍装备于水军舰船,为水军对战的重要武器,对阵时,威力巨大,可轻松击毁敌军战船,甚至于坚固的城楼。初始为T型结构方案,到后来隋朝时期的五牙船,发展成为威力更大,占据空间更小,操控更加省力的V型方案。

三国时期的战舰,显然还没有这个装置,自己就用超前的知识武装水军,赢了这场战役。前世学的那点物理知识还能派上用场,芈桓这样想着。

“此拍杆如何操控?”黄权虽已明白拍杆的结构原理,但仍然有许多细节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之封疆万里 一护“妹妹”的综漫之旅 乞丐帝师 雾里桃花别样红 投笔觅封侯 采个娘子来养家 抗日之逆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