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第9章 鹰之惑(1)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5200xsw.cc

芈月也不气馁,只嘻嘻一笑,不再说了。

楚王商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芈月转头就去缠着莒姬:“母亲,听说再过三日,便是景翠将军得胜归来,叩阙献俘,我要去看……”

莒姬不知是计,先是断然拒绝,后来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好也与楚威王一般转移压力,道:“你若能够说服你父王答应,我便放你出去。”

芈月嘿嘿一笑:“父王说了,只要母亲不反对,他便答应。”

莒姬瞪着她,想不到她这小小孩童,便已经如此狡猾,她早知道不论是楚王商还是莒姬都不会答应她出宫去玩的,便先是哄得楚王商将此事推在莒姬身上,说是你母亲答应我便答应,再令缠得莒姬想将拒绝之事推到楚王商身上的时候,才发现两个都不肯答应的成年人,居然被她一个小儿绕进一个“你不拒绝就是答应”的圈子中了。

莒姬恨得在她额头弹了一下:“小小年纪,便如此狡猾。”

芈月也不在乎,只抱住她嘻嘻地笑:“母亲,您这是答应了?”

莒姬瞪着眼睛看着她,用力戳了戳她的额头,恨声道:“我当真命中注定要被你这小鬼来折磨。要去也可以,须得你父王的亲卫跟着,不可以独自跑走,更不可走近水边。若是违了我的话,下次再不许你出去。”

芈月扑到莒姬怀中,亲了她一口:“母亲,你待我真好。”

莒姬抹了抹脸颊,没好气地:“去去去,刚施的脂粉,便被你亲花了。”

芈月也不管她,笑嘻嘻地跑走了。

当晚夫妻两人面面相觑,虽然已经是诸般小心,却不想还被这一个小儿给套了话。无奈是君无戏言,到了景翠回朝当日,楚王商只得叫芈月穿上男装,叫了亲信卫士一名叫景离的,率了自己的卫队,带着她站在城头上偷偷看着。

此时在城门外,已经用荆棘柴草搭来了一座木门,这就是所谓的“棘门”,将士凯旋而归,由国君或者国君指定的王族重臣迎出城门外。

芈月站在城头上,但见千军万马,自北边摇摇而来,旌旗招展,尘烟满天。待到近时,更觉得人群漫天黑压压一片而来,除了几个为首的将领预先换上了新盔新甲作展示之外,大部份的将士征袍灰甲上尽是灰烬尘泥、斑斑血迹、更兼刀砍箭痕,无不破损。然而这种久战之师身上带着的血杀之气,比那些铮亮的新盔新甲,更让人有一种战场的恐惧感来。

芈月虽然站在城头上,不如城下之人只觉得铺天盖地的气息,也看不到战甲杀气,然则站在城头,却也被这股气势,压得心头一滞,不禁退后数步,直碰到一个身躯,这才站定。

却是景离扶住了她,柔声道:“小公主,你可是害怕了,若是害怕,便回去罢。”

芈月这才回过神来,当下便硬气地拒绝了这个提议,道:“哼,我才不害怕呢。我、我只是觉得我们的大军太威武了而已!”

景离被摊上这个看孩子的活计,也是无奈,只得能是顺着哄着这小公主,只盼这场仪式早早结束,把这小公主还到宫里,自己这次的工作便可结束了。

芈月又上前两步,目不转睛地看着城下的凯旋仪式,但见楚王商郊迎,检阅三军。

景翠等率三军一齐行礼,山呼“大王!”声震天际,响竭行云。

芈月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这种气势,与素日正旦君王立于城头,看着百官万民山响君王的气势,是完全不同的。

后者,是众星捧月,前者,是逆转天地。

三军凯旋,声震天地,这样的气势,足以让一个小女孩,铭记一生。

自那日以后,芈月迷上了战争,这和之前她斗鸡惹狗,

在年少荒唐岁月,自欺负小动物,欺负弟弟,欺负小竖童的日子中不胜快乐却又不同,她开始疯狂地抓着每一个人,学习着行军打仗的所有术语,她所有的游戏,也成了战争的模枋游戏。

景翠回来的第十日,她又带着两个小竖童骅骝绿耳,与弟弟芈戎,要效法楚威王行军打仗,对着楚宫的假山,发起了想象中的进攻。

她站在假山前,威风凌凌地一挥手,骅骝绿耳便苦着脸跟着伏身小跑来到她跟前听命。

骅骝有些胆小:“公主,上回闹腾,奴才便让大监打了二十荆条,咱们还是……”话未说完,便被芈月打断,她板着脸,煞有介事地指挥着:“既已从军,岂可以当逃兵,小心本将军军法从事。”

骅骝只得苦着脸陪她作游戏:“是,将军,有何军令?”

芈月指着假山道:“前面就是敌方城池,骅骝你当我的车右,绿耳你当我的御戎,戎弟你就当我的后殿,等我攻占前面的城池,你就跟我冲上去……听懂了没有?”

芈戎年纪尚小,每日只会懵懂地跟着自家姐姐跑来跑去,如今芈月对他这般吟咏,他亦是习惯性点头:“懂……”想了想又摇头憨态可掬地道:“不懂!”

芈月不耐烦的指了指他的额头,道:“你反正什么都不懂,跟着我就行了。你们两个,听懂了没有?”

绿耳战战兢兢地:“公主,莒夫人说,不让您再玩打仗……”

芈月却不在乎地挥了挥手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现在你得听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明锦绣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国家行动 逆袭绝色,邪王的倾城狂妃 大虞宁安王 三国秘事第二部 浅评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