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第703章 太孙朱瞻基!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www.5200xsw.cc

不出意外。

朝廷立刻就着手了奴儿干卫升级为都司一事。

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力量,创立了都司卫所制度,在各省设都卫,管理地方军事,是以地方军制主要分为两大块,即“都司”(行都司)和“卫所”。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二百人为千户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

用现在的话来说,都司就是省军区,卫是市军分区,所就是驻扎在重要市县的团、营级驻军。

当然,大明的卫也有内外之分,京师及京师附近也有不少内卫京卫。

行都司与都司的主要区别在于,行都司主要设立在军事频发的省份,至于编制、人员配备,与都司并无区别,类似于临时战区那种性质。

都司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其下还有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都指挥使是节制方面的封疆大吏,职权极重,与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并列为“三司”。

奴儿干卫升级成为奴儿干都司,相当于是从一个市军分区一跃升级成了省军分区,代表着朝廷对此地更加重视,也会对此地倾斜更多的资源用以发展建设。

比如,朝廷以奴儿干都司,统辖奴儿干各大小卫所,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以内廷大珰亦失哈为钦差太监,率领这些奴儿干都司名义上的官员,先行一步赶往胡元朝廷成平府辖区肇州(吉林),建设船厂。

嫩江上溯的"海西西陆路"由肇州出发,经龙头山、哈剌场、洮儿河,最后至兀良河。

肇州地近扶余或地在扶余,无论水陆交通运输均需得到扶余的水力、物力、人力的支援,另一条沿松花江上溯直抵奴儿干的"海西东水陆路"是明代致力经营的一条具有军事意义的重要交通线。

按照李弘壁的设计,吉林船厂将会成为转达奴儿干都司与辽东都司的核心枢纽之地,承担着传达朝廷政令和转运物资的关键作用。

等吉林船厂建设完毕之后,下一步就是亦失哈带着康旺等官员,正式进军奴儿干地区,发展建设这日后的大明帝国右翼了。

送走了亦失哈,李弘壁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因为大明王朝接下来会进行一项大事,那就是册封太孙!

华夏乃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历代宫廷册立储君的仪式都十分隆重,因为册立的太孙,乃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乃是一国之储君!

而太孙同样是储君,不过问题在于,他是二号储君,一号储君自然还是太子。

唯一值得关注的是,一旦永乐皇帝册立了皇太孙朱瞻基,那也就意味着朱瞻基自此以后就是大明王朝的储君,永乐朝的储君,下一代大明皇帝的太子,这是顺理成章符合礼法的事情。

而且就算下一代大明皇帝朱高炽对朱瞻基不满,他也没有资格废除朱瞻基的储君之位!

因为,朱瞻基的储君大位,不是他朱高炽给的,而是永乐皇帝朱棣亲手给的,哪有做儿子悖逆父亲的道理?

这才是其中关键所在!

朱棣看着登上高台的小太孙,亲手为他举行了册封典礼。

台下观礼的群臣见状,那自然是高兴而欣慰的。

因为皇帝陛下册封了太孙,这对大明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储君是国本,更能安定人心。

比如永乐皇帝陛下突然驾崩了,那还有太子朱高炽,可以顺理成章地即位称帝,大家又有了主心骨,不会因为国无储君而陷入大乱。

而太孙的意义就在于,就算太子爷不幸没了,那还有太孙在呢!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或者钦定皇帝,这样一来自然不会再有人动小心思什么之类的,大明王朝的帝王权力交接将会稳固无比。

唯独只有太资源吗神情复杂,既高兴又幽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透视兵王 三国有妖怪 穿越之逗你玩系统 终宋 男神家丁 大汉时代周刊 三国之武魂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