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5200xsw.cc
《八识规矩颂》监学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二面,丙二,无漏的清净识。
我们前面讲到两个偈颂,是说明第六意识在凡夫有漏的情况,这以下是说明这个第六意识转成无漏清净识一个活动的情形。我们看颂文: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好,我们先看第一句,发起初心欢喜地,先解释这个初心。这个初心指的是妙观察智最初生起的那一念的清净心,叫初心,妙观察智最初生起的那一念清净心。那么这个初心是怎么生起的呢?当然不是自然会生起的,要发起,就是从前面的资粮位、加行位,我们透过闻、思、修三种智慧的加行,在禅定的寂静的心中一念地相应,太阳出现了,就从这个第六意识的无明黑暗当中出现了一分的光明,那个就是初心。这样的妙观察智的初心是在什么阶位呢?欢喜地,就是初地。
这个初地为什么叫欢喜地呢?这个欢喜是形容初地菩萨他内心的状态。
说我们刚开始,每一个人成佛都是从凡夫修起的,从这个生命当中,知道这个生命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个生命有很多的苦恼,这个时候发心追求无上菩提。追求无上菩提这个过程当中,你要减少你的饮食,晚上又不能吃饭,要减少睡眠,早上要很早起床。这样子的一种约束自己的身心,勉强自己在道上用功,一天一天,点点滴滴,经过一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很长的。经过这一大阿僧祇劫的努力修行,这个时候太阳出现,内心有光明的时候,内心起大欢喜,这个修行有成就了,生死解脱自在。
所以这个欢喜地是指的一个从凡夫最初进入圣道他的内心的状态,大欢喜呀!所以安立作欢喜地。这个欢喜地也正是妙观察智最初生起的时候,所以叫发起初心欢喜地。
但这个时候的妙观察智,它只是成就了一部分,能够破除粗重的分别的烦恼——烦恼有分别跟俱生的,并不表示说到了初地所有烦恼都调伏了,不表示。这个时候他内心还有一些障碍,什么障碍呢?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说他微细的烦恼,这个烦恼就不是像前面的在凡位的那个那么粗重,比较微细的俱生烦恼。俱生烦恼在初地菩萨的内心当中,犹自现缠眠。
这个缠指烦恼的现行,烦恼的现行就像绳子把我们的内心绑住,我们起贪、瞋、慢心、嫉妒心,这个烦恼一活动的时候,使令我们内心不自在。我们内心没有烦恼的人轻松自在,在这个地方坐一坐也很好,走一走也很好,内心当中没有一种束缚的感觉。但是你有烦恼活动,内心就是心不安,弟子心不安。你说我是不想不安,不可以,你不能作主。烦恼会缠缚你,一个人被绳子绑住,你不能自在。你说我要往东边去、往西边去,不可以,就是烦恼作主。这个烦恼的现行就安立作缠,就是缠缚我们的内心。
这个眠指的是烦恼的种子,就是说有时候烦恼它不活动,但是不活动不表示它不存在,它是以种子的情况存在。就像说这个人在,但是他睡觉了,他不能起来活动,所以叫作眠,就像一个人睡眠一样,暂时不活动。这个眠就是形容烦恼的种子。所以说这个初欢喜地他的妙观察智成就了一部分,但是他已经起大欢喜了。虽然大欢喜,内心的俱生烦恼犹自现缠眠,就是还要继续地用功的。
这个是简单的消文。
看蕅益大师的注解,我们也是配合这个偈颂分成两段,先看发起初心欢喜地,先解释这一段:
发起初心者。
就是这个妙观察智的最初生起,从它的转依的阶位来看:
谓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初发起时在于菩萨初欢喜地。
说我们什么时候才有佛的智慧呢?开示悟入佛的智慧,这个诸佛的智慧什么时候生起呢?谓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初发起时在于菩萨初欢喜地。就是在初地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心中才能够从那种重重的无明当中出现一分的光明,这是在初地。这一段是说明他的一个成就的阶位。
这以下说明他的次第,这个修学是什么次第呢?
盖由资粮加行位中,用有漏闻思修慧,渐伏我法二执现行,亦复助熏无漏智种,令其渐渐成熟,故至初欢喜地,顿断分别我法二执种子,得与妙观察智相应。
这个次第就从前面的资粮、加行位,这个待会儿再说明,这个就是凡位。凡夫有两位,一个资粮位,一个加行位。但是这个凡夫也很难得,他虽然是凡夫,但是他要改造他的生命,他不喜欢永远做凡夫,这个时候他就修学佛法了,用有漏的闻思修慧。
这个闻思修的慧主要就是我空跟法空。这个时候的凡夫,他能够生起我空观、法空观,但是不能断烦恼,烦恼还是继续活动,所以叫有漏。这种智慧生起,只能够暂时地调伏烦恼,不能断烦恼,所以就是带着烦恼而修行。
但是他总是会不断用功,点点滴滴地渐伏我法二执,他也能够今天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明天也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就像水滴一样,今天滴一点,明天滴一点,一天一天地累积。这个时候,亦复助熏无漏智种,使令他这一念的无漏的清净的智慧的种子慢慢慢慢地增长,慢慢慢慢地成熟。
突然间有一天在打坐当中,内心的寂静当中,这个时候内心当中思惟甚深的法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思惟这一切的生命的现象都是因缘生,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所以这一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因为我们不能自主。
比如说我们的老病死不能作主,我们下辈子去人道、去天道,我们都不能作主,就是由业力作主。从这样的一种空性的观察,突然间一念的相应就入了初欢喜地,顿断分别的二执的种子跟现行。这个时候就是跟下品的妙观察智相应了。
这是解释这个发起初心欢喜地他的一个简单的阶位。不过这个阶位在《成唯识论》讲得比较详细,我们以附表来说明,看附表第六。
我们在修学佛法,除了知道这个修行方法以外,还要知道他的次第,以免生起增上慢。
附表六《唯识果位差别》。在唯识学,把凡夫到成佛分成五个阶位。先看第一个,第一个叫作资粮位。
一、资粮位
此位菩萨深信解唯识妙理,发深固大菩提心,修习福智二种资粮,而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伏灭功力,名资粮位。
这个资粮位是我们在修行,花的最多的时间就在资粮位。这个资粮位的菩萨他内心有很多的烦恼,贪烦恼、瞋烦恼、愚痴、高慢、嫉妒心、我慢心,内心当中是一大堆的烦恼,但是他内心当中一定要具足两种功德才能够入资粮位:
第一种功德,信解唯识妙理。就是说,他这一念无明的心中,经过他的闻思,他能够相信万法唯识,他能够相信这个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这个生命有些人快乐有些人痛苦,这些都是有因缘的。这些因缘主要就是我们的心,心为业主,就是说这一切的生命,快乐的果报,痛苦的果报,都是由我们内心决定的,万法唯是一心,你对这种观念要很深刻地理解,这是第一个。
其次呢,发深固大菩提心。你对你现在的生命要有一种改造的决心。虽然我是凡夫,但是这个生命的现象是我的内心所决定。换句话说,这个生命是可以改变,改造你的内心生命就会改变。这个时候发了大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心中有一念的希望,有这样的愿力。所以资粮位的菩萨主要就是菩提心、正知见,一个是唯识的教理,一个是菩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