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5200小说网】地址:5200xsw.cc
第二个譬喻说就像一个大人跟小孩子搏斗一样,这个烦恼是小孩子,圣人的正忆念就像大人一样,小孩子跟大人一搏斗,小孩子就打败了。
所以虽然圣人有俱生的烦恼,但是他只要稍微如理作意一下,这烦恼就熄灭了。第一个烦恼淡薄,第二个,他心中有光明的人又不一样,心中有正念的人他有对治力,我们没有对治力。所以说虽然俱生犹自现缠眠,但是时间很短。这个是说明初欢喜地他的一个内心的状态。
我们再看第二段: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前面是说明欢喜地的菩萨还有俱生烦恼的活动,那么要到什么时候这个烦恼才能够清净呢?这心中的贼才能够全部消灭呢?远行地后纯无漏。这个远行地就是第七地。这个第七地为什么叫远行地呢?这个远行就是最后的边际,说这个人走路走到最边际了,再过去就没有路好走了,就是悬崖了。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初地的菩萨能够入无相行,但是这个无相行还要作意,要有作意的无相行,有时候入空观,有时候从空观出来活动,有时候入无相行,有时候入有相行,总之这个无相行要现前都要如理作意。
一直到七地,这个时候他的无相行的有功用到了最后边际了。到了八地的时候他的无相行就无功用,他不必如理作意,这个无相的智慧就能够恒常现前。所以这个远行地就是说这个无相行的有功用最后边际了,最后一个边际了。所以远行地后,这里加一个后就表示是八地的菩萨,这是七地以后。
到了八地菩萨这个时候所有的烦恼都熄灭了,再也不起烦恼了。这个菩萨他遇到任何的逆境来冲击他,他那一念的清净心永远不起烦恼了,他跟那个我空法空的智慧是恒常现前。所以这个是讲到妙观察智更高一层了,那个力量更大,光明更大了。
这个偈颂到前面为止都是在讲这个阶位,它生起的阶位。那么这以下是说明,这个妙观察智有什么作用呢?这以下讲它的作用:
观察圆明照大千。
这个妙观察智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它照这个胜义谛——真谛的时候,是圆明,观察真如理的时候是圆满光明的。它也可以照世俗谛,观察众生的苦恼世界,观察众生的烦恼的厚薄、善根的浅深,这就是照大千,照这个世俗谛。妙观察智它是具足根本智、后得智的。
好,我们看蕅祖的注解,先看第一段:
此明菩萨第七地后,俱生我执永伏。虽有俱生微细法执,或时现起,而非有漏。
菩萨在第七地远行地后,就是八地,到了八地的时候,他俱生的我执永远伏断了。我们要有烦恼,一定要有一个我的执着,因为我们认为有这个我就会有爱,贪爱,我要保护这个我。有贪爱的时候,有贪爱就有恨,这个恨是由爱来的,因为我爱不到就是恨了,这个境界不如我的意就恨,那么就各式各样的烦恼活动。所以烦恼的生起一定要有一个自我,我们内心一定要有一个自我的执着才会有烦恼的。
到了八地的时候,无功用行我恒摧,这个俱生的我执完全被破坏了,内心完全是清净的。所以这个时候,虽然还有一些俱生的微细法执,但是这个已经不是跟烦恼相应了。
这个法执是属于所知障,你看《法华经》,《法华经》有的他方的菩萨来到娑婆世界他入一种三昧,或者是什么普现色身三昧、首楞严三昧、法华三昧。但是我们娑婆世界的菩萨,佛陀说,你知道他入什么三昧吗?他不知道,他连名字都不知道。
就是说,这个八地菩萨他的烦恼不活动,但是他为什么还没成佛呢?那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还没成就,他还要广学无量的法门。这些法门本身他还没有成就,这个都不是有漏的,跟烦恼没关系的,这个是一个所知障,障碍所知的境界,这是一个智慧的问题而已了。
所以讲远行地后纯无漏,就是说,八地以上的菩萨他的内心的烦恼已经完全处理了,他的以后的生命已经不再是处理他内心的烦恼了,而是要去学习无量的法门,他已经无漏了。但是他对无量无边的法门的内容,这个还是不知道的,这个是法执,所知障。这是解释远行地后纯无漏,再看下一段。
下一段是讲观察圆明照大千,是说明这个妙观察智的作用。
故能观察诸法,圆满明净,普照大千世界机缘,随应说法化度也。
这个妙观察智它能够观察诸法的真谛,观察诸法的圆满明净的真如理。这个真如是圆满明净的。它也能够观察世俗谛,普照大千世界的众生的机缘来随应众生说法。
这个妙观察智,它的作用就是一种观察诸法的真谛跟俗谛的道理。前面的前五识这个成所作智,它是三类分身息苦轮,成所作智它是变现这个应化身的身土,它是偏向于属于色法的庄严。你看到佛陀走过来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东边走到西边,从西边走到南边,这个是成所作智。但佛陀身相的庄严当中那一念的清净心,就是妙观察智。妙观察智不成就身土的,他就是说法,观机逗教,他不成就身土的。
我们之前也讲到一个公案,说有一个大富长者,这个大富长者他生了一个儿子,长得很丑陋。很丑陋,但是自己所生的,还是把他抚养。长大以后,父母亲实在看不过去了,这个儿子实在难看,看过去已经不像是一个人了,非常丑陋,就把他赶出去了。赶出去以后他就做乞丐,跟乞丐在一起。但是人家看他很丑陋,都不给他东西吃,他做乞丐也做不成。做不成怎么办呢?就跑到山林去吃生果,水果。他到山林里面去,那个动物看到他也不欢喜,他长得太丑陋,动物也远离他。所以他只好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生活。
佛陀那一念的妙观察智,昼夜六时在观察哪一个众生善根成熟了。有一天,他看这个丑陋在过去生所栽培的善根成熟了,他知道。他知道以后,佛陀带着僧团,这些清净的僧团,就往丑陋的森林走过去了。这个丑陋从小就受到歧视,因为他长得太丑了,在家里面父母亲不喜欢他,被赶出来以后做乞丐人家也看不起他,到了森林里面动物也不喜欢他。所以他那个自卑感,看到佛陀跟僧团,他害怕,想要跑。佛陀用神力使令他不能动。
这个时候佛陀带着那些僧团就坐在丑陋的对面一个树下,坐下来,在这个树下打坐。佛陀就自己变现一个大的丑陋,跟丑陋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更高大,就拿了一钵食物走过去。这个小丑陋看到大丑陋走过来,真欢喜:哎呀,我们两个是同病相怜,你长得跟我一样丑陋。我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了解我,你最了解我了。
这个大丑陋就把食物给小丑陋吃,他也从来没有吃过这个好东西,内心也欢喜,对他很感激,就请大丑陋坐下来。坐下来,就面对僧团而坐,就跟他聊天:你最近怎么生活?我生活很苦恼,没有人帮助我,长得很丑,就在深山里面吃吃水果。有时候水果成熟就吃饱,有时候没有水果就挨饿。
慢慢慢慢聊天的时候,突然间就感到这个大丑陋的相貌慢慢改变,慢慢改变,从这个丑陋变成非常的庄严,非常的俊美。这个小丑陋说,哎呀,我们刚开始聊天的时候你很丑的,你现在怎么越来越庄严呢?他说,是的,我本来很丑,但是我坐在这个地方,我看到远远树下有一班出家人在那里打坐,我用很庄严的名词来赞叹这个僧团,这一赞叹我就很庄严了。他说,是这样子吗?那我也可以做得到。你也可以做得到,我把我刚刚赞叹的话给你,你就照这话的样子赞叹。他也照着这个话赞叹,赞叹这个僧团的庄严。
他一赞叹以后,他那个丑陋的相貌也改变,也变得庄严了。他照照这个水,照镜子,哎呀,我从来没有这么庄严!内心很欢喜,对这个大丑陋很感恩。这个时候感恩心生起以后,佛陀就把他的本来面目现出来,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这个时候丑陋很感动,一方面感恩心,一方面善根触动了,这个时候跪在佛前忏悔。佛陀为他说法,证得初果。证得初果,这些比丘说,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么丑陋呢?又有这样的善根能够证得初果呢?
说过去生,迦叶佛的时代,迦叶佛灭度以后,有一个寺庙在做早晚课。做早晚课的时候大家唱《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大家这个僧团用那个至诚的心来赞叹佛陀的功德。这个时候是晚上,这个时候有一个罗刹鬼从这个僧团要经过,这个罗刹鬼看这个意思是一个大力鬼王,他就说,谁在唱歌,那么吵!他就来到这个做晚课的地方就要现出恐怖的相状要来恐怖这些比丘。
这些比丘里面,有些是凡位的,但有的是圣位的比丘,一看,哎呀不得了,这个大力鬼王要造恶业了,用神通力把他推到远的地方去。这个罗刹鬼看到神通力在推他,就说,哎呀,这里面有圣人,就起惭愧心。这个惭愧心一生起的时候,这个推他的力量就停下来,他就以惭愧心来到僧团,就向大众师忏悔:刚刚不应该现出恐怖的样子。这个时候就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就发愿:我以后也要成就四沙门果。
佛陀说,他在迦叶佛那个时代——灭度以后,他那一念的皈依的心,就那个时候慢慢慢慢就跟三宝结缘。因为他曾经用这个恐怖的相貌来恐怖比丘,所以他生生世世丑陋。虽然生生世世丑陋,但是他所栽培的善根还是在。就是一生一世的点点滴滴,慢慢慢慢跟三宝结缘,到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善根成熟了,这个时候被佛陀的妙观察智,观察圆明照大千,发现了。这个时候为他说法,就把他的善根给启发起来。
所以佛陀那个妙观察智,他能够知道你的障碍在哪里。说我们今天修习圣道有障碍,有障碍我们就只好障碍了,因为佛陀没有出世。我们开车开到路边,这个地方塌方了,石头掉下来,就开不过去,就挡在这个地方,永远挡住了,你找不到推土机呀。
那你要生长在有佛的时代,那就不一样,佛陀会知道你的障碍是怎样生起的,应该要怎么破。他知道这个丑陋当初的障碍是恐怖僧团,所以他必须要用赞叹僧团的因缘来破这个障,他就知道。他也知道他过去所栽培的善根是什么样的善根,是藏教的善根、通教的善根、别教的善根、圆教的善根,他能够去用适当的法来滋润他的善根,使令它开花结果。
所以我们亲近佛陀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说我们要往生阿弥陀佛国呢?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你在娑婆世界里面你没有遇到佛陀,你很难突破你的障碍,很难。
你刚开始还没有入圣位,你赶快亲近佛陀,佛陀的妙观察智可以为你破障。他也知道你的善根是什么因缘成就的:你刚好在一生里面到了僧团,听了一个法,那个时候第一次栽培善根,以后又怎么样怎么怎么的,你哪一个善根最强,他会先触动你那个最强的善根。佛陀能够去观察众生的根机说法,他就是妙观察智的妙用,观察圆明照大千。佛陀的妙观察智能够观察一切法空,入这个自受用,也能够观察众生的烦恼的厚薄,善根的浅深,为众生说法。这是讲观察圆明照大千。这个是讲到妙观察智的作用。
好,我们看下一科,乙三,第七识颂。
乙三、第七识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